换机指南(一)

由于换机欲望,WEDM 这半年以来对手机领域颇多关注略有了解,闲来无事整理成文,希望能帮助到即将换机或未来想换机的朋友们

前置知识

简要列举一些手机的核心配置

1. 处理器 (SOC)

  • 处理器关系到手机的极致性能(如游戏帧率,功耗,发热,运行流畅等)
  • 手机成本的大头,如骁龙8 elite 成本约1200 rmb
  • 目前主流处理器主要为高通的骁龙,联发科的天玑
  • 处理器一般而言一年迭代一次,很多是挤牙膏式升级,提升幅度很小
  • 其实对于非游戏党,大多处理器都是性能过剩,骁龙8gen2左右已经足够满足大多数人的日常需求了,不过不推荐任何骁龙7的手机(点名某100,200,300标准版,连用了三年7gen3)
  • 另外,哪怕是同一颗处理器,在不同手机厂商的调教(适配)下,性能释放与功耗也不尽相同,
  • 目前,一般认为 骁龙8 elite(至尊版)>天玑9400>骁龙8gen3≈天玑9300+ >骁龙8gen2>天玑9200+
  • 特别注意s,可以理解为是降频版芯片,如骁龙8sgen3,其能效远不如8gen3甚至略逊于8gen2(有点难绷)

2. 屏幕

  • 好的屏幕通透性好,显示效果好,护眼
  • 其实肉眼很难分辨屏幕好坏,感觉可以忽略
  • 主流优秀屏幕厂商 : 三星、京东方、华星
  • 有些厂商会采取屏幕混用的策略,如同一型号的手机,有的用京东方屏幕,有的用维信诺屏幕
  • 当然,哪怕是同一厂商的屏幕,也分C7,M9等发光材质,显示效果与色彩也不尽相同
  • 1.5k与2k:这里的2k指屏幕分辨率,2k屏的清晰度会略高于1.5K,尤其在放大时,但相应的功耗也会更高
    注:2k屏系统会默认使用1.5k,需要打开设置-屏幕分辨率,手动调至2K
  • 直屏&曲屏:这个见仁见智吧,不过现在大趋势貌似是直屏,当然四等深微曲屏兼二者之长,也不错
  • 护眼: 全亮度DC调光,PWM调光 (个人无感,毕竟再护眼玩手机也会伤眼啊,总不能还提高视力吧)
  • LTPS:120Hz固定刷新率(功耗高) & LTPO:1-120Hz动态刷新率(存在频闪)

3. 电池

  • 事关续航体验,不可不察也
  • 首先要明确一点,大电池与快充通常不可兼得,因为能量密度…(具体可搜索相关科普)
  • 2025年手机电池迭代非常快,已经突破7000mah,而机身厚度依然能控制到位,妥妥自带充电宝,不太建议购买5000mah左右的手机了
  • 注:有的厂商,为了把电池做大,会悄悄把无线充电给阉割掉
  • 在关注电池参数同时,也别忘了看看功耗和机身厚度、重量(6000mah未必比5500mah用的时间长)
  • 另外,养成用原装充电器的习惯,速度真的很快很快。120W原装在起床洗漱的10min间隙能回40%电量简直不要太爽

4. 影像

拍照
前置 即自拍的摄像头 不直播的话应该很少用吧
超广角 0.6x,近景、全景使用 其实用的并不多,而且超广角的成像肯定没有主摄清晰
主摄 即1倍,镜头模组用的是最好的,使用频率也最高,毕竟一点开相机就是主摄嘛 最好的镜头、算法都会向主摄倾斜
长焦 拍远景、超远使用 潜望长焦>直立长焦 关注最大光学变焦和最大数码变焦
微距 拍极近物体用,类似于用显微镜观察(有点夸张了) 大多手机需要手动开启微距模式,很少人会真正用到微距
  • 镜头底越大,成像越清晰,相应握持起来可能也会更咯手
  • 如LYT-900为1/0.98英寸,成像会优于IMX-818的1/1.28英寸
  • 同等配置下,有算法加持的>>无算法加持的(你会发现戴眼镜也看不清的字,长焦+算法可以使之清晰可见)
  • 一个好的拍照手机,小白也能拍出大片
  • 尽量使用拍照界面出现的数字来拍摄,相应成像会有加强,如大多手机的0.6 —— 1 —— 2 —— 3 ,尽可能选这些焦段
录制
  • 一般而言,支持4K120hz视频录制 > 支持4K60hz杜比视界(HDR)全焦段变焦 > 仅支持4k60hz 1-多倍变焦(少了超广角) > 不支持4k 60hz录制
  • 4K 60的视频,虽清晰丝滑,然内存较大(2min≈1G),请谨慎开启

5. 内存 分运行内存和存储空间

  • 强推12+512,当然,如果+个100左右就能到16+512那还是加吧
运存(运行内存)
  • 运行内存像是割韭菜,首先现在绝大多数安卓机运存都是12GB 起步了,个人感觉12与16差别并不大
  • 另外,很多手机还支持运行扩展功能,即将部分存储空间划至运行内存上,比如12GB的手机支持12+12运行内存,16GB支持16+16,且大多手机都已适配应用预加载,故轻度游戏党其实12GB运存已经绰绰有余
  • 尤其是购买中端机的朋友,本身手机价格也才2k左右,完全无必要多花2、3百元提升几乎用不上的运行内存
闪存(存储空间)
  • 存储空间得看个人情况,256GB其实对大多数人而言已经够用,如果应用、文件较多或者爱好摄影的朋友可以选择512GB,1TB应该对于99%以上用户来说完全没必要(手机回收时内存越大亏得越猛)

还有一些次要配置

  1. 解锁 主流分为光学指纹和超声波指纹
    由于超薄指纹已停产,现在市面上主流的指纹解锁为超声波指纹和短焦指纹
    个人感受二者仅解锁位置有差别,超声波虽然听起来挺高级,但谁又在乎那0.几秒的解锁速度呢
  2. 重量 当然是越轻薄越好了
  3. 扬声器&马达 0916马达>0809马达
    其实没啥大差别
  4. AI 我相信也没多少人喜欢呼叫AI打开应用、点奶茶啥的吧(公共场合不尴尬吗)
  5. 护眼 都玩手机了还谈啥护眼
  6. 亮度 调到最亮其实都差不多
  7. 系统 各有各优劣吧,小米的澎湃也没网上喷的那么烂

一些碎碎念

  • 不要冲首发

    现在科技进步迅猛,每隔几个月就会有技术的小迭代
    手机价格跳水严重,半年内必有大降价
    新机系统或许出现一些小bug,需要后续ota(版本更新几次)才会有最佳体验

  • 关注价格渠道:如pdd+国补,线下渠道价+以旧换新补贴等等
  • 没有不香的手机,只有不香的价格,等等党永远不会输
  • 记得关闭系统自动更新,出现新版本可以先观望一会再更(有些更新会莫名增bug,砍影像,砍续航,等等)
  • 网上很多博主会说”买新不买旧”或”垃圾xx”等言论,请注意甄别真伪。毕竟可能是收钱办事,另外,买新机你才有一丝可能会到他那买,才能赚你钱不是吗
  • 以上解读多针对ov米耀及其子系,其他厂商了解不多故不考虑其中,如内存如金的xx,如有纰漏敬请指出

下期更新各价位手机推荐